本報訊
炎炎夏日,不少居民喜歡敞開門窗睡覺,而這給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那么,居民應該如何扎緊自家“籬笆”,有效防盜?7月7日,結合近日轄區警情,小店警方總結了夏季防盜十招。防盜意識差一夜之間同一棟樓3戶被盜
一夜之間,同一棟樓,3戶人家被竊賊“光臨”。6月29日,小店區許西正街一棟日租樓內發生3起入室盜竊案。當民警抓獲犯罪嫌疑人后,驚訝地發現:不是嫌疑人的偷盜水平多么高超,而是受害人的防范意識實在太差。
辦案民警告訴記者,案發時,住在頂樓的3戶居民全都敞開防盜門睡覺,可以說竊賊既不用撬鎖,也不用爬窗,而是輕而易舉地從門進入。先后進入受害人溫某、丁某、薛某的房間,盜竊現金4500余元及公交卡等物品后離開。
7月7日,記者來到事發日租樓。這是一棟6層高的樓房,頂層共有4戶人家。因為是臨時租住,所以房內家用設施較為簡陋,沒有空調,也沒有電風扇。受害人溫某說:“這幾日天熱,晚上睡覺為了涼快,就不關門,沒想到進了賊。”據了解,犯罪嫌疑人張某,今年剛中專畢業,未找到工作,6月28日,他來租住在3樓的一個朋友家里借宿。當晚,他突然聽到樓上有人說“發工資了”,便心生歹念。待大家睡熟后,次日凌晨4時30分,張某來到6層,發現居然有3戶人家門大敞著。于是,張某不費吹灰之力入室盜竊。
采訪中,更多居民坦言有夏季開窗睡覺的習慣。記者隨機調查了20位市民,其中16位市民表示,“夏天不開窗睡覺受不了。”與此同時,他們對住在高層還要防盜的說法不以為然。“家住頂樓應該沒事,誰能爬那么高?”家住18層的叢女士認為自己可以“高枕無憂”。而且,部分市民睡覺前或出門后,不用鑰匙將鎖舌鎖死,只是關上防盜門。
警方表示,居民防盜意識差,是造成夏季入室盜竊案頻發的一大主因。今年5月,迎澤區長風東街某高層小區就連續發生多起高層建筑翻窗入室盜竊案。嫌疑人武某專門以空調機位及窗戶適合攀爬的高樓為目標,夜間混入小區,先從底層乘電梯到達樓頂后從頂層向下攀爬,翻窗入室作案。警方提示入室盜竊多發時段及防范措施
據悉,小店區各類警情總量約占全市3成以上,而在這些警情中,6成以上為入室盜竊、盜竊電動車等多發性侵財類犯罪。
為有效降壓警情,公安小店分局從6月21日起,組織開展打擊盜竊電動車和入室(戶)盜竊違法犯罪案件“百日競賽”活動。截至7月1日,小店警方破獲入室盜竊案12起,刑事處理入室(戶)盜竊犯罪嫌疑人6名,追繳蘋果手機2部,其他手機4部,筆記本電腦1臺,現金3300余元,新臺幣100元等,總價值3萬余元。6月24日19時許,營盤責任區刑警隊民警在王村南街抓獲犯罪嫌疑人武某,破獲盜竊案3起。經查,6月11日凌晨3時許,武某伙同他人在狄村一手機專賣店,用改錐撬開卷閘門并踹爛玻璃門進入店內,將店內500余元現金和多部手機盜走;6月12日凌晨3時許,武某等人在狄村正街一手機專賣店,用同樣的方法進入店內,盜竊2500余元現金和多部手機;6月22日凌晨3時許,武某在長治路一手機店盜竊現金2000余元等。
結合入室盜竊警情,警方分析,此類案件多發于午夜零時至凌晨4時之間,因為這段時間是市民熟睡的時間。在做案地點上,犯罪分子一般選擇普通住宅或公寓樓的一至三層。不過,高層住宅的市民也不可掉以輕心。
居民如何防范入室盜竊?小店警方總結了十招。睡覺前將窗戶關上并反鎖,如要敞窗,應先準備一枚鐵釘,將窗戶兩側各留小半邊通風縫隙,在兩扇窗戶交會處釘上鐵釘,并放置酒瓶等易發聲響的物品,可有效防賊入室;出門后,一定要用鑰匙將門上鎖,晚上睡覺前也要將門反鎖;舉家外出,可請鄰居幫忙取報箱報紙和牛奶等物;家中貴重物品分散藏放,降低被盜風險;在通風窗、透氣窗上安裝內置式安全欄,將外掛式防盜網改為內嵌式防盜網;挑選質量可靠、防盜能力強的防盜門及B級門鎖;普通住宅或公寓樓的一至三層住戶最好加裝防盜窗;有條件的市民可在屋內加裝電子報警器,屋外安上感應燈;住宅和圍墻周圍的喬木、綠化灌木叢要經常修剪,不能成為竊賊的藏身之處或攀爬工具等;如聽到室內異常響動,千萬不要輕易起來查看,避免遭竊賊傷害,遇到緊急情況時,要立即撥打110報警。(楊沫、楊曉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