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陸建鑾通訊員吳瓊、張毅濤)一團伙流竄珠三角地區,專偷管理松懈的小區,且喜吃“回頭草”。廣州海珠警方近日“海鷹1403”行動出擊,鏟除一個湖南邵陽籍入室盜竊團伙,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1人,偵破盜竊案件52宗。有意思的是,團伙成員多是“老手”,平時稱兄道弟,但作案得手后,成員間要脫衣搜身以防私吞。
十多萬現金和財物被盜
3月28日21時許,海珠警方接到事主韓女士報警稱,其位于紫丹大街16樓的住宅被盜現金十多萬元及金飾、手表、相機、手機等一批財物。專案組通過進一步偵查,掌握到這是一個由十多名湖南邵陽籍男子組成的地緣性特大入室盜竊團伙。
海珠警方經過一個多月的偵查取證,摸清了這個入室盜竊團伙的基本情況和特點:地緣性特征明顯,半數以上有犯罪前科記錄。該團伙有成員十多人,絕大多數為湖南邵陽籍無業人員,平均年齡38歲。個別成員甚至從1999年已開始盜竊犯罪活動,半數以上有犯罪前科記錄。
作案區域廣,范圍跨珠三角地區。該團伙成員時分時合,平時以相對固定的2~3人為一組,多次流竄至廣州市越秀、海珠、天河、荔灣等區,以及廣東佛山、江門、中山、珠海等地實施盜竊。
作案目標以小區為主,開鎖不成就暴力撬爛門鎖,且有得手后再次盜竊該小區的作案習慣。該團伙專趁白天人們上班不在家時作案,一般于中午12時許“開工”,連續“工作”8小時,至晚上8時許“收工”。
金器等贓物銷往城鄉結合部的私人金鋪。嫌疑人作案得手后會立即將贓物出手,盜得的金器玉器等贓物賣給城鄉結合部的私人金鋪,然后分贓。
有時脫得只剩底褲
5月19日22時許,海珠警方調集40多名警力,兵分三路,奔赴荔灣橋中、白云石井和中山坦洲實施收網抓捕行動,抓獲朱×順(男,45歲)、鐘×軍(男,32歲,均為湖南邵陽人)等18名嫌疑人。
警方介紹,這個入室盜竊團伙的成員年齡在32歲~45歲之間,有曾經因盜竊坐牢的所謂“老手”,也有被他們從家鄉帶來的新成員。其中一名嫌疑人被警方抓獲后,垂頭喪氣地對民警說,他加入了盜竊團伙后,總懷疑自己被人跟蹤,一出門就感覺被警察盯上了,杯弓蛇影,睡覺也睡不踏實。而團伙成員間也相互猜疑防備,每一次作案后,嫌疑人均要相互脫衣服搜身以防私吞,有時甚至脫得只剩下底褲才放心,所謂道上“兄弟”不過是相互利用的工具。目前該案仍在進一步偵查中。
警方提示:防范差的小區容易招賊
據警方偵查及嫌疑人的供述情況,該團伙物色到管理松懈、大門經常敞開、出入不盤查的小區,就尾隨小區人員進入實施盜竊。在該團伙曾經作案的一個小區,警方發現小區出入口的管理人員只對進入的車輛收費,對行人及車輛內人員則不聞不問,嫌疑人長驅直入也無人理會,給作案提供了便利。若某小區進出容易得手快,嫌疑人則會再次“光臨”。
警方提醒,現金財物要收好,家中不要總“聚寶”,免得賊人惦記。據嫌疑人供述,他們選擇中心城區的小區作案,是因為“收獲”會比較大。他們曾經在一個城郊小區作案,連撬7家均無太大“收獲”,之后他們將該小區列入“黑名單”,再也不去了。 |